首页>>企业新闻>>专题新闻

低糖、无糖产品正在逐渐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点击数:8832021-05-19 18:36:04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新闻摘要:目前,低糖、低油、低脂和低盐正在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饮食方向。尤其对糖的担忧,从来没有这么强烈。事实确实如此,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实际上,目前中国的人均摄入量远高于上述标准。而摄糖过度埋下很多健康隐患,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无糖化需求加剧,并迅速形成了一股食品饮料行业低/无糖消费热潮。今年夏天,单无糖气泡水这一品类的新品就不下10种,伊利、雀巢、喜茶甚至青岛啤酒等大公司都争相出新。同时,现制茶饮品牌纷纷在门店推出正常糖、七分糖、半糖、不加糖等选项。在国内,这股风潮带来的最新也最亮眼的案例,是国产饮料品牌元气森林的迅速崛起。创立仅4年多的元气森林,宣称2020年前5个月的销售业绩超过了6.6亿元,截至去年10月,元气森林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

代糖是一种已存在百年的甜味剂,热量远低于蔗糖。代糖的诞生源于蔗糖的供不应求。1879年,第一代人工代糖“糖精”诞生,1884年,糖精被推向市场得到广泛应用,此后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赤藓糖醇等人工代糖相继问世。

这些代糖在成本、甜度、安全性等方面相差各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的甜度可以达到蔗糖的150倍以上,而赤藓糖醇的甜度只有蔗糖的0.65倍;曾经被广泛应用的糖精因为口感不佳和安全性问题而逐步退出市场。

控糖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明显的消费趋势,全球化品牌率先改变策略。可口可乐2019年在全球推出的1000多种新产品中有400种是低糖或无糖产品。“在中国,我们为消费者提供20多个品牌约100种不同口味的产品,其中14个品牌中超过40种产品是低糖、无糖产品。”该公司人员介绍说,除了健怡和零度以外,可口可乐相继在中国上市了可口可乐纤维+、雪碧纤维+、芬达零卡、怡泉苏打水系列等无糖饮品。

与此同时,无糖风潮让代糖供应商声量大涨。比如元气森林的主要供应商保龄宝在元气森林等客户的带动下,2019年糖醇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24%

目前,中国代糖产业发展还存在几个短板,首先是认知的问题。据了解,在英美国家,代糖的广泛使用使得在并不健康的饮食文化下,英美国家的糖摄入量却可以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在美国,消费者对代糖的认知度和食用率也相对普遍,美国代糖市场的主要品牌市场份额总额超过85%。英国消费人数最多的甜味剂品牌则占总市场的60%以上。而作为全球甜味剂的主要生产国,我国的消费结构中蔗糖依旧占据了国内最大的甜味市场份额,代糖甜味剂市场占比只在10%左右。有关数据也表明,我国已是代糖的最大生产国,2018年的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5%,但我国市场对于无糖饮食的反应却相对有些滞后。

其实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无糖产品在我国早已出现,只不过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代糖品牌并不多见。2011年,农夫山泉就推出了无糖茶饮“东方树叶”,却因为味道寡淡,一度被戏称为“全国最难喝的饮料TOP5”之一。

所以,市场教育亟待加强,即让大众意识到糖对身体的危害和戒糖的必要性,再通过了解代糖的本质,逐渐改变对代糖的认知。

另外,我国代糖产业发展还存在其他几个短板。首先是成本问题,赤藓糖醇等产品性能好但成本也高,会直接限制下游的应用范围;其次是口感,不同代糖的甜价比各异,一些代糖还存在后苦味等问题,在研发技术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随着下游企业和消费者提出新需求,上游企业需要转型为能提供多种产品、复配方案的甜味剂解决方案供应商。“未来的产品,除了从单品到复配这一主流方向,规格上从大向小的包装发展也将成为重要趋势,对企业灵活度的要求更高了。”业内人士分析。

低糖、无糖产品正在逐渐进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在未来,代糖将成为人们替代食用糖的普遍选择,人们对代糖的日益接纳,也将进一步加速代糖市场的发展。

新消费投资热,食品饮料行业更甚。据CBNData数据显示,2021年食品及保健品的融资事件占整个消费领域的41%

数据显示,2020年天猫食品生鲜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的商家数同比增长了30%以上。高速增长背后是年轻消费者的购买力,据天猫食品生鲜事业部总经理无龄介绍,在食品生鲜平台上,Z世代(95后)用户已经突破1个亿。

如今,消费品经过爆火的2020年,已经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毫无疑问,2021年消费品的创业门槛会提高,重塑的机会来自渠道的转换。线上流量投放的ROI在大幅下滑,换言之线上流量红利在逐渐消失。

线下新的销售场景将成为新品牌的角斗场,谁能在线下牢牢抓住Z世代的眼球,就更有机会在渠道的转换过程中脱颖而出。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