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annot modify header information - headers already sent by (output started at /usr/home/hyu1224320001/htdocs/index.php:5) in /usr/home/hyu1224320001/htdocs/index.php on line 8 河南41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质量指标等问题 专题新闻 专题新闻 天津安文水溶胶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企业新闻>>专题新闻

河南41批次不合格食品被通报,涉及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质量指标等问题

点击数:14792021-02-05 14:00:48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新闻摘要:2月3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3号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了饼干,餐饮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豆制品,糕点,酒类,肉制品,乳制品,食糖,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蔬菜制品,调味品,饮料15大类食品209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058批次,不合格样品41批次。

6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分别为滑县新区欧特福购物中心销售的标称洛阳市悦香源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小磨香油,乙基麦芽酚不合格;舞阳县同心超市销售的标称河南豫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河南省天益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食用植物调和油,乙基麦芽酚不合格;平顶山市喜德福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乐至县宏达榨菜厂生产的1批次红胖子榨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超标;孟津县白鹤镇金三角购物广场销售的标称河南省恒水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食用植物调和油(调和芝麻香油),乙基麦芽酚不合格;淇县河南省裕隆时代百货有限公司朝歌生活广场销售的标称河南闽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天然酵母手撕面包,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超标;范县新区生态家园超市销售的标称河南豫龙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食用植物调和油(原香),乙基麦芽酚不合格。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和增强具有显著效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植物油脂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即乙基麦芽酚为不得使用。

苯甲酸及其钠盐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剂,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长期食用苯甲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在腌渍的蔬菜中最大使用量为1.0g/kg。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防腐剂被广泛用于食品生产领域。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迅速而完全地被人体组织所吸收,进入人体后即分散于血浆和许多的器官中,有抑制体内多种氧化酶的作用,长期食用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超标的食品,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面包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最大使用值为0.5g/kg。检出脱氢乙酸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范围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

17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问题,其中,11批次食品检出农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永城市聚客隆百货有限公司道北分公司销售的来自聚客隆配送中心的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标;鹤壁市淇滨区兆东生活超市销售的来自四季青批发市场的1批次姜,噻虫嗪超标;鹿邑县惠佳超市销售的来自四通镇农贸市场的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标;郑州新乐尚休闲购物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果蔬区的1批次柑橘,克百威超标;淮阳县俊晨生活超市销售的来自淮阳城关批发市场的1批次线椒,氧乐果超标;睢县惠嘉商场销售的来自睢县农贸批发市场的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标;郸城县安奇乐易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郸城县久鸿农贸市场的1批次国祥小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不合格;郸城县郸杰易购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郸城县久鸿农贸市场的1批次小香芹,甲拌磷超标;郸城方远精品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郸城县久鸿农贸市场的1批次韭菜,腐霉利超标;郸城建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郸城县久鸿农贸市场的1批次绿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不合格;郸城建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销售的来自郸城县久鸿农贸市场的1批次黄豆芽,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6-苄基腺嘌呤(6-BA)不合格。

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灰霉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9)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4-氯苯氧乙酸钠(以4-氯苯氧乙酸计)又称防落素、保果灵,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防止落花落果、抑制豆类生根、调节植物株内激素平衡等作用。6-苄基腺嘌呤(6-BA)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曾在豆芽生产中被广泛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农业部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豆芽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的公告》(2015年 第11号)中规定,生产者不得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豆芽经营者不得经营含有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赤霉素等物质的豆芽。
还有6批次食品检出兽药残留问题,分别为汝州市小红海鲜店销售的1批次鲜活黑鱼,氧氟沙星不合格;郑州市中原区梁福美海鲜店销售的1批次鲤鱼(活),地西泮不合格;许昌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北海店销售的1批次猪大肠,呋喃西林代谢物不合格;西亚超市连锁管理有限公司罗山分公司销售的标称河南恒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恒都精选牛肉,呋喃唑酮代谢物不合格;许昌市胖东来超市有限公司云鼎店销售的标称许昌鑫汇肉类联合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DL前腿肉(猪肉)、1批次DL带皮后腿肉,氯霉素不合格。
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等曾被广泛用于畜禽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发布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4种兽药的决定》(农业部公告 第2292号)中规定,在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氧氟沙星(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
氯霉素是一种杀菌剂,也是高效广谱的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第250号中规定,氯霉素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长期食用检出氯霉素的食品可能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消化机能紊乱。人体过量摄入氯霉素可能引起人肝脏和骨髓造血机能的损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肝损伤等健康危害。
7批次食品检出质量指标问题,分别为洛阳丹尼斯量贩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淇县天钙特产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黑芝麻,酸价超标;辉县市金港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山东芝麻开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蜜糖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周口市河南万果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万果园社区超市馥泽园店六十八销售的标称洛阳楚龙翔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精品黑生芝麻,酸价(以脂肪计)超标;郑州市大商集团河南超市连锁发展有限公司郑东新区宝龙店销售的标称晋江有派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晋江华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海苔花生、1批次酱香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超标;睢县艳杰万佳购物广场销售的来自睢县新农贸市场的1批次黑芝麻,酸价(以脂肪计)超标;滑县浩创世纪联华超市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销售的标称保定京正阳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北京二锅头酒,酒精度不合格。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随着产品中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规定,熟制葵花籽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为0.80g/100g,其他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的最大限量为0.50g/100g。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企业对原料把关不严,或是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过氧化值一般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
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败程度。油脂酸败产生的醛、酮类化合物长期摄入会对健康有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酸价的最大限量值为3mg/g。一般情况下,酸价超标的炒货食品,消费者在食用过程中能明显辨别出哈喇等异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价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原料把关不严、生产工艺不达标、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特别是存贮温度较高时易导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
9批次食品检出其他污染问题,分别为平顶山市卫东区肆佰度秘制烤鱼店使用的1批次骨碟,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平顶山市卫东区梁少开源路烤鸭店使用的1批次杯子、1批次筷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平顶山市新华区炭火蛙锅火锅店使用的1批次水杯、1批次骨碟,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平顶山市卫东区杨翔豆皮涮牛肚餐饮店使用的1批次碟子,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平顶山市湛河区和盛记广东鸡煲四季火锅店使用的1批次小碗、1批次零食小盘、1批次小长方形餐碟,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不合格。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采用化学消毒法的餐(饮)具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不得检出。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餐(饮)具消毒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使用量过大或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
上一页1下一页